傳媒採訪主頁
催眠尋回痛苦根源

一直以來, 坊間對催眠的認識不深, 再加上很多大眾傳媒以不實、誇張的手法誤導了大眾對催眠的理解, 所以有些人會認為催眠是不可思議的法術, 甚至是騙人的技倆。其實用催眠來作治療或輔助治療在外國是十分普遍的。甚麼是催眠呢? 催眠是利用一連串語言或非語言的刺激, 將一個人從平常的意識狀態, 轉換到一個可被高度暗示(帶有指令性的語句)的意識狀態, 期間, 被催眠者會較完全清醒時更能控制自己的思想, 例如他們會記起曾經遺忘的生活細節, 這個過程就是催眠。催眠是屬於科學領域, 不是神秘學或玄學領域。舉例當年的屯門色魔案, 就是由催眠師協助提供更多細節, 找來破案的線索。

催眠治療
原來人類的記憶就像錄影帶一樣, 在接受催眠時, 腦海中的「錄影機」便會「再生」, 浮現出印象最深刻的那一段影像。根據研究顯示, 人腦有88%以上的部分是屬於潛意識主導的區域。換句話說, 我們每天大部分的思想與活動都是受潛意識的支配而不自知, 例如脫口收錯別人的名字, 便是潛意識的一種。而催眠便是進入潛意識的一把鑰匙, 在催眠狀態下, 人的注意力度集中, 可將潛意識的儲存庫打開, 直接與潛意識對話, 迅速找出問題的根源, 更可以輸入正面的指令, 改變行為與人生觀。

拆除心理障礙
臨床催眠學家連峻先生表示: 「催眠可用作解決心理問題, 例如常見的驚恐 症、失眠和緊張, 催眠是心理治療其中一個方法。一般心理輔導是在意識層上解 決認知行為上的問題, 而催眠療法是在潛意識那邊下工夫。」他補充: 「催眠就 像是在電腦找尋某些資料, 找出問題的根源所在, 例如為甚麼會發生、如何發生, 之後催眠師可加以暗示, 在潛意識層改善問題, 例如有客人會害怕看見電視機, 透過催眠找出原因後, 以後看見電視也自然不會感到害怕, 而無需刻意提醒自己不要害怕。」連生續說: 「其實一般人接受治療大都是因為情緒問題, 例如緊張、常重複做不當的行為和社交問題, 例如在社交活動中會緊張、面紅。」一個被催眠的人可否在行為上或性格上變成另外的一個人呢? 「一個人的性格是很難改變, 但對某件事或某物件的反應會改變。經歷創傷後進行催眠治療, 過程是要當事人再次回憶某事件 (不是人人都適合), 但以第三者的身份看待這件, 令被催眠者對這件事情的敏感度減低。」

改掉壞習慣
透過催眠亦可戒掉壞習慣, 如咬指甲。有意咬指甲的原因, 就精神分析學上的說明很多, 迄今尚無定論。個案中曾有一位十歲小妹妹由八歲起開始有咬甲的毛病, 催眠師誘導她進入催眠狀態後, 暗示道: 「現在妳走進一家電影院裡, 銀幕上正在放映電影, 喔! 妳怎麼當起主角了, 片名是咬指甲哪! 你看! 就像平日的動作一樣, 妳咬起指甲的表情很滑稽喔! 真奇怪! 看來咬甲並不舒服, 是件苦差事, 可是妳為什麼樂此不疲呢?」利用患者親眼目睹自己咬甲的醜陋姿態後, 對患者心理上會造成震撼作用, 從而戒掉惡習。

忘記某段回憶
可以用催眠來忘記以前男朋友嗎? 連生表示: 「可以, 但不能長久。人腦像電腦一樣, 可以將資料放在不經常用的位置中, 催眠可將記憶暫且放在腦海中難找的角落, 他日回憶起時反應可盡量減低。」這是催眠中「暫時失憶」現象, 顧名思義, 就是讓當時人對某項記憶「暫時」忘記。這樣的失憶可以維持多久呢? 答案也?有一定, 有時候幾個小時, 有時候好幾天, 端看個人情況而定。

減肥戒煙
運用「催眠後暗示」的技巧, 可將一些正面的信念輸入當事人的潛意識, 例如在催眠中告訴他: 「以後, 當你聞到香煙的味道, 你會感覺到這種味道很臭, 你一點兒也不會想把它吸到你的肺……」或者, 像想減肥的人, 催眠師可以在催眠中告訴他: 「從今天起, 你會開始喜歡吃天然健康的食物, 你將會每天做運動, 來燃燒你體內多餘的脂肪, 當你已經吃了足夠身體所需的食物時, 你會非常敏銳地就不再想吃東西了。」催眠可以幫助人們以比較舒適、天然的方式, 來達成戒除不良習慣的效果。倒是要注意, 那些認為瘦才好看的人, 是不是被商人、被廣告給催眠了?

回溯前世因 了解今世果
催眠中, 較具爭議性的是『前世回溯』, 這牽涉到宗教信仰的問題。催眠有時會涉及到前世事, 尤其是當某個重大的前世事件與今世所面臨的痛苦有關鍵時。每個人都有前世的記憶嗎? 連生表示: 「根據外國的research, 不會每個都有前世的記憶, 其實有這些記憶不一定是好事, 因為即是上一世有問題帶落。」催眠期間看見的是否一定是當事人曾經經歷過? 「催眠的手法中, 有的是追綜自己見過的、經歷過的事情, 但亦可以是想像未發生的事, 原理是在腦海中program一次, 之後不用經常提醒自己要怎樣做, 表示當事人潛意識已接受了這暗示。」

大眾對催眠的誤解
大眾對催眠的普遍誤解是甚麼? 連先表示: 「通常都是來自電視、電影, 例如以為催眠一定要用工具, 最常提到的是陀錶, 其實催眠不一定要有工具, 陀錶是五、六十年前的事。『傾計』己可以達到目的, 運用說話中的不同節奏和不同用字可帶當時人進入催眠狀態。而且, 在整個催眠過程, 被催眠的那位是知道自己做甚麼, 隨時可以中止催眠的進行, 可以說進入催眠狀態是介乎清醒與睡眠之間。亦不必擔心在催眠中會醒不過來, 在?有他人的指示下, 被催眠的人都會自動清醒。」另外, 別以為催眠師可以控制被催眠都的思想行為, 被催眠的人能控制自己的思想, 所以即使被催眠, 他們依然可以拒絕回答任何問題。

你容易被催眠嗎?
有些人以為, 容易被催眠的人一定意志薄弱、容易被影響、被欺騙的人, 這其實是大錯特錯的想法。哪類人最難受到催眠? 連生表示: 「不合怍、被迫、沒有被催眠的意願、溝通不到、智商低、不信催眠的人都是比較難催眠。」事實上, 根據研究報告指出, 比較容易進入催眠狀況的人, 是智商比較高、略帶神經質、比較具有想像力, 能夠放鬆自己, 性格比較穩定, 而且能夠接受新鮮的事情, 對環境的適應力較好。

日常生活也會被催眠嗎?
其實在生活圈中也有很多事和催眠有關。例如曾經有一種「一閃而過」的電視廣告, 原理是在電視每秒二十五格的片段中加入一格底片, 你根本不會察覺, 因為肉眼捕捉不到二十五分之一秒的影像, 但若果這影像不停的每二十五之一秒出現一次, 就可以不經不覺牽制你的潛意識, 例如在炎炎夏日中, 忽然有冰啤酒的廣告一閃而過, 看電視的人不覺得看什麼廣告, 但忽然會想, 「這麼熱, 喝罐冰啤酒多好!」心中接受無形暗示, 還以為是自己主動意識想到的需求。

( 摘自 生活晴報 2004年10月 volume 40)
更多健康資料 http://www.rene-a.net

 

© RENELIEN.com 2003-2004 : All Rights Reserved